恩煜傳石坊:談收藏大琥珀蜜蠟雕件 琥珀的形成需要歷經千萬年,顏色呈血紅色、黃棕色或暗棕色,近于透明。質松脆,斷面平滑,具玻璃樣光澤,琥珀多呈不規(guī)則形狀,常見的有層狀、帶狀、顆粒狀等,且塊度大小不一。 早年琥珀采集者隨著露天采煤,在新開采的掌子面上和剛剛挖掘的煤堆里尋找琥珀,最大的塊度約有l000g以上,當然也不多見,250g以上的塊度到是常見的。隨著一個世紀的采掘,煤炭儲量越來送少,琥珀也越來越少,塊度也越來越小。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偶爾還能見到250g以上的,到了八九十年代,75g-l O0g的已經十分罕見了。如今,25g的就已經算作是大塊料了,現在的琥珀原料大都是些碎料,能夠見到的稍微大一點的原料都是一些有心計的藝人們保留下來的。
4.13-4.jpg (93.6 KB, 下載次數: 3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13 15:49 上傳
撫順的琥珀蜜蠟雕刻結合了我國多種傳統(tǒng)雕刻工藝,借鑒了玉雕、煤雕的造型設計和雕刻技巧,并加以改進和創(chuàng)新,而琥珀蜜蠟雕刻全憑藝人的靈感和經驗,隨形選材、以料定稿、因材施技。 撫順琥珀蜜蠟雕刻工藝流程為:采料、選料、切皮、造型、破荒、搗角、鏟活、走刀、搶細、磨光、鉆眼、搓孔、磨形、穿珠、內畫、鑲嵌、拋光、清洗等,雕刻技法三種:圓雕、浮雕、透雕。由于琥珀蜜蠟易碎,所以除刀外,藝人們自制了一些微型加工工具方便進行精雕細琢,技巧講究穩(wěn)、準、狠。 這些技法是幾代人不斷地摸索和實踐總結出的一整套獨有的傳統(tǒng)手工藝技法,藝雕師通常都會根據材料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作,非?简炇炙嚭蛣(chuàng)意,一個好的藝雕師往往一拿到材料,腦海中就會呈現出要雕刻的畫面。 琥珀原料塊狀的大小,直接限制著工藝品的加工制作。早年采集到的大塊琥珀,去掉外皮后,藝人們誰也舍不得再做任何切割,便根據其形狀和色彩,設計制作成各種琥珀雕件。
4.13-7.jpg (88.43 KB, 下載次數: 3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13 15:49 上傳
近些年由于琥珀的塊狀越來越小,已經無法進行雕件設計了。正是由于大塊原料的稀少,琥珀雕件也非常稀少,一些好的琥珀雕件,早已被慧眼識寶者所收藏。 如果你喜歡琥珀蜜蠟,卻又對它了解不深,擔心被騙,你可以關注:“恩煜傳石坊”,我們將盡心盡力為您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