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系列在线观看|91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日本有码中文字幕|日本高清不卡一区久久精品|日韩主播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HEYZO无码综合亚洲精品|亚洲无码高清免费中字在线观看

中國奇石展_中國石展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qū)

炮轟《上海俞瑩:靈璧千年地位流變》反中國文化始末

2019-10-27 11:24| 發(fā)布者: 中國奇石展| 查看: 2295| 評論: 0

摘要: 【序】堅持文化自信是當前中央和國家的政策導向, 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保障, 每個中國公民都應以此為自豪并認真遵守。然而, 2019年10月13日, 上海市金融報社總編助理俞瑩以“資深賞石評論家”頭銜, 應具有法國社 ...

【序】堅持文化自信是當前中央和國家的政策導向, 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保障, 每個中國公民都應以此為自豪并認真遵守。

然而, 2019年10月13日, 上海市金融報社總編助理俞瑩以“資深賞石評論家”頭銜, 應具有法國社會背景的李昌銀邀請, 參加在徐州觀像博物館舉辦的一場以靈璧石為主題的研討會, 俞瑩演講內容引用美國收藏家羅森布魯姆之言全盤否定靈璧石在中國的歷史地位, 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此引發(fā)全國靈璧石界一片聲討。

事件始末一:2019年10月13日, 宿州市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靈璧縣漁溝鎮(zhèn)愛石協(xié)會秘書長馬祥應邀參加徐州觀像博物館舉辦的靈璧石研討會, 現(xiàn)場聆聽四位主講人之中的三位所謂賞石專家的講座【上海金融報社總編助理俞瑩、上海市觀賞石協(xié)會宣傳部部長宦振宏、安徽大學團委副書記高貴和】, 演講內容一致存在扭曲靈璧石文化歷史, 詆毀、抹黑靈璧石文化, 嚴重損害靈璧石形象, 馬祥不僅當場對三位專家予以駁斥, 而且要求他們予以檢討、道歉, 雖然上海市觀賞石協(xié)會宣傳部長宦振宏當面承認發(fā)言不妥, 但是一場靈璧石界的文化風波由此拉開序幕……

事件始末二:應邀到徐州觀像博物館參會人員之一的安徽省收藏家協(xié)會女子賞石協(xié)會秘書長謝金陵首先向俞瑩等三位大師開炮, 并在靈璧縣家園網站發(fā)表《為天下第一石--靈璧石正言》的文章, 接著宿州市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靈璧縣漁溝鎮(zhèn)愛石協(xié)會秘書長馬祥向社會揭露徐州觀像博物館舉辦靈璧石研討會內幕和俞瑩、宦振宏等人損害靈璧石形象事件始末。

事件始末三:2019年10月18日, 安徽省靈璧石協(xié)會從靈璧縣家園網站發(fā)布謝金陵文章得知此事, 立即召開會議, 與會領導義憤填膺, 要求對徐州觀像博物館和俞瑩、宦振宏等人詆毀抹黑靈璧石文化一事進行譴責并依法調查處理。會長黃國強表示, 無論維權之路如何坎坷, 決不做現(xiàn)代版的文化奴隸, 要做一個敢于擔當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維護者!

安徽省靈璧石協(xié)會認為:中國文化由三個部分組成, 一是歷史記載, 二是民間傳說, 三是文學作品。我們現(xiàn)代人對中國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本著約定俗成, 有中求精, 無中生有的原則。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奔騰不息, 源遠流長, 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等都是中國文化的經典。靈璧石文化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范疇, 歷史有記載, 民間有傳說, 文學作品有章節(jié), 其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無可爭議。

事件始末四:2019年10月20日, 安徽省靈璧石協(xié)會發(fā)布維權公告, 針對徐州觀像博物館組織實施和上海市俞瑩、宦振宏, 安徽大學團委副書記發(fā)表詆毀抹黑靈璧石文化一事進行依法維權。

淮北市文道靈璧石博物館館長秦文聯(lián)率先在《石界》網站發(fā)表書名文章, 揭露事件真相, 隨后, 徐州觀像博物館、石頭圈等網站迅速發(fā)聲, 對安徽省靈璧石協(xié)會主要領導進行謾罵攻擊, 不明事理的人也跟著起哄。文化漢奸之名再次響徹中國大地……

事件始末五:2019年10月24日深夜, 宿州市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靈璧縣漁溝鎮(zhèn)愛石協(xié)會秘書長馬祥向上海市俞瑩、宦振宏, 安徽大學團委副書記高貴和發(fā)布《賞石擂臺賽》挑戰(zhàn)書, 引發(fā)社會廣泛熱議。全國的靈璧石愛好者紛紛發(fā)表意見公開支持馬祥。

上海市俞瑩、宦振宏則表現(xiàn)的十分冷靜, 以不接受匹夫之勇為由拒絕《賞石擂臺賽》邀請, 但是隨時接受文章和理論挑戰(zhàn)。目前該事件的發(fā)展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 全國石界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曠世賞石擂臺大賽能否如期舉行!

筆者認為, 上海俞瑩、宦振宏、安徽大學團委副書記高貴和不敢應約, 因為一旦應約就會有被揭穿偽專家的可能。理論來自于實踐, 真正的專家是那些來自于基層的人民群眾和廣大石友!

是英雄還是狗熊,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靈璧縣家園網發(fā)布安徽省收藏家協(xié)會女子賞石協(xié)會秘書長謝金陵文章, 駁斥俞瑩、宦振宏、高貴和三位賞石偽專家詆毀抹黑靈璧石文化, 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真相。詳文如下:

觀象博物館于近日成功舉辦了“觀象2019秋季賞石拍賣會”,拍賣會結束之后,又于第二日上午隆重召開“2019觀象賞石學術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以“靈璧石的歷史地位與藝術價值”為核心議題,就“靈璧石是否為天下第一石”等賞石理論進行深入研討,多位專家從不同專業(yè)角度做出相應的解讀,從而引發(fā)各種深度探討和碰撞。

先在這里向幾位專家致以深深的敬意,為他們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公正的賞石態(tài)度而感慨不已,他們對賞石理論進行深入研究,讓賞石文化深入人心,為賞石業(yè)的繁榮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于他們的學術觀點,我深為折服,但對有些觀點持保留意見,現(xiàn)在提出來僅供商榷。

“靈璧石是否為天下第一石”作為研討會的主要議題,三位老師不約而同的從多個層面分析,給出同樣的答案:“靈璧石不是天下第一石! 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其一:專家說現(xiàn)代人遇到問題喜歡用度娘,但百度常常會讓人誤入歧途,比如很多人誤認為“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為宋代詩人方巖所寫,詩歌的真正出處是南宋詩人戴復古《靈璧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詩句從其中所摘選!耙皇睉獮椤耙环濉,一字改變,意思亦改變。專家認為,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用一塊石頭代表所有靈璧石。

其二:《云林石譜》把靈璧石排在第一,而把英石排在第十三位。專家諄諄告誡大家:“杜綰介紹的所有石種不涉及褒貶優(yōu)劣,靈璧石排在第一,不必過度解讀。”言下之意,就是你靈璧石排得再靠前,也別想當老大,人家杜綰先生根本沒有讓你當第一的想法,之所以把你排在前面,完全是當時老人家的心情所使然,與你靈璧石的地位毫無關聯(lián),千萬別想多了。

其三: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里靈璧石雖然排在首位,專家也很寬厚友善的提醒大家,趙希鵠老先生“也并沒有明確孰優(yōu)孰劣”,當然排名也沒有先后之分。既然排名不分先后,你靈璧石怎么可能擔當起天下第一石的重任?

其四:當今石界流行一種說法:乾隆為靈璧石御題“天下第一石”。專家們經過種種研究梳理,得出結論是:乾隆六下江南,連靈璧的邊都沒沾過,怎么可能給靈璧石題字?題字是電腦P出來的。既然乾隆沒有題“天下第一石”,靈璧石就不是天下第一石。

……然后經過各種詩詞,典籍,文化名人軼事,歷史……等等角度來分析,論證,推斷,最后得出讓人瞠目結舌的結論:“太湖石”自古至今風頭強勁,文人墨客歌詠不絕,應該按文人喜好劃分,而不是從石的綜合角度考慮,所以列第一位。

在此,我不揣淺陋,就專家們羅列的這些論據進行分析。

其一:戴復古的《靈璧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很長,抄錄如下:

“靈壁一峰天下奇,體勢雄偉身巍巍,

巨靈怒拗天柱擲。平地蒼龍驤首尾,

兩片黑云腰夾之。聲如青銅色碧玉,

秀潤四時嵐翠濕。乾坤所寶落世間,

鬼神上訴天公泣。謂有非常人,

致此非常物?赡ロ劫\劍,

可倚擊奸笏?勺2焕夏辍

可比至剛德。自從突兀在眼前,

溪山日夜生顏色。君不見杭州風流白使君,

雅愛天竺雙云根。又不見奇章公家太湖碧,

高下品題分甲乙。二公名與石不磨,

今到方巖有靈壁。我來欲作靈壁歌,

擊石一唱三摩挲。秋風蕭蕭淮水波,

中分南北橫干戈。胡塵埋沒漢山河,

泗濱靈壁今如何。安得此石來巖阿,

郁然盤礴中原氣,對此令人感慨多。

這首詩歌中的靈璧石應該是體型較大的戶外觀賞石,山峰巍巍,體勢雄偉,像折斷的天柱,又像平地的蒼龍,聲如青銅,色如碧玉,氣勢純正,至剛至堅,能斫賊擊奸,能益壽延年。當時山河凋敝,時局動蕩,戴復古懷家國之憂,具賞石慧眼,對靈璧石的巍巍雄奇,堅貞剛正驚嘆感慨,不僅從賞石美學的角度對它外在的美大加稱頌,更對它內在的品質引以為傲。所以心氣激蕩,揮毫疾書,潑就此詩。作為靈璧精品石,無論大小,堅貞純正、氣度非凡和深沉氣象都是靈璧石特有的品質。

專家們只注意到在百度上有人斷章取義,或張冠李戴,錯解了原本是戴復古的這首詩詞,卻沒忽略這首詩的深度和高度,以及作者對靈璧石賦予的深沉情感。仁者樂山,正是靈璧石有巍巍山峰的氣勢,雄渾盤磅,郁郁然中原之氣象,才更為彰顯靈璧石的突出品質和地位。

其二:《云林石譜》作為中國第一部論石專著,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時只收錄了這部石譜,其余石譜都沒有收錄,由此可見這部專著的權威性。

而專家妄加猜測,輕率斷言作者在寫作此書時,石種順序不分先后,把靈璧石排在第一,無須過度解讀,只是作者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言下之意,誰都可能放在第一位。

這真是貽笑大方。古人治學態(tài)度遠比今人嚴謹深刻,尤其古代的禮儀制度對順序排位遠比今人嚴苛,長幼尊卑,前后主次,井然有序,對著名石種的排序自然會慎之又慎。怎會無端把靈璧石放在首位,而非其它石種?

專家也在序言中提及,古人劃分石種,石頭的質地放在首位,靈璧石不僅清潤,聲音也鏘然有聲,而其他的所有石種都稍遜之或遠遠遜色,請問,這難道不是靈璧石必須排在首位的最有力證據?

其三: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里也把靈璧石排在首位,專家再次提醒大家,趙希鵠老先生“也并沒有明確孰優(yōu)孰劣”。

《洞天清祿集》開文房品玩的先河,是文人收藏的經典讀本,被后世公認為是文房清玩收藏的寶典,堪為書香賞石佳品。這樣的重籍同樣把靈璧石排在首位,并強調“潤者可愛,枯燥者不足貴也”,而太湖石,英石的質地和靈璧石的石質根本無法相提并論。從這里又可以明證,古代文人賞石,不只是注重石的體態(tài)形狀,更重視質地是否堅實細密?石色是否潤澤含蓄?音質是否鏘然清越?

古人著書立傳,態(tài)度端正方能傳于后世,兩部作品歷百年而不衰,如果無主次,無輕重,無順序,無先后?試問,這樣的作品能令人信服,讓后人奉為圭臬嗎?

其四:乾隆皇帝并沒有寫下“靈璧第一石”的題字,所以靈璧石不能作為靈璧第一石。

對于專家們從各個方面搜尋的資料證明,乾隆的確沒來過靈璧,也沒有給靈璧題字,作為詩歌產量天下第一的皇帝,甚至沒有留下明確贊美靈璧石為天下第一的詩篇。專家們不僅歡欣鼓舞,以為終于找到靈璧不是天下第一石的有力證據。

在此,我想反問,乾隆沒有寫下靈璧第一石的題字,那么他明確寫下或表達了靈璧石不是天下第一石的文字了嗎?乾隆沒有寫贊美靈璧石的詩歌,難道就可以否定靈璧石在中國觀賞石的重要地位嗎?難道乾隆寫下過其他石種是天下第一石的題字?

反證之,為什么人們會相信乾隆題寫靈璧天下第一石?完全是因為靈璧石的品質和地位起了決定作用啊。

自古以來,評判石頭歷史地位的標準是綜合考慮的,不會從個人的喜好或單一的標準來衡量。靈璧石以瘦皺漏透聞名于世。其中的漏是指孔洞暗竅上下可穿行,一孔注水,孔孔可入,自下一孔焚香,眾孔皆煙。上承天露,下接地氣。

音質更是如磬如銅,錚然有韻。石質堅硬致密,石膚細膩溫潤。而這些都是南方石種所無法比擬。靈璧石的種種優(yōu)點可以一言囊括:別的石種有的優(yōu)點,靈璧石有。別的石種沒有的優(yōu)點,靈璧石仍然具備。

云南昆明理工大學的地質學家張家志老教授把一生都獻給了地質學,在為大家主講《靈璧石的質形色紋皮度聲自然要素地學解讀》時,也深為靈璧石的魅力所征服,同時他從客觀的科學的角度對靈璧石做以深刻的解讀。他說有一種靈璧石如同鳳凰飛舞,蛟龍盤曲,他這么多年考察了所有的石種,唯有靈璧石有這種形狀,非常有沖擊力和震撼力。他感慨說:靈璧石的地質成因非常復雜,出產的區(qū)域也非常小,成就了靈璧石的珍貴和稀缺性。他最后總結:眾多石種中,靈璧石內涵最豐富,成因最復雜!

綜上所述,敢問:在賞石之路上,靈璧石不是魁首,誰又敢與其爭鋒?!

上海市金融報社總編助理俞瑩文章《靈璧千年流變》全文如下:

(一)靈璧石進入文人賞玩視野,無疑是在宋朝開始。

說起靈璧石在宋代的地位,人們往往大多引用宋代詩人方巖的一首詩:“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其實這是一個誤傳,宋代沒有方巖這個詩人,《全宋詩》也沒有收錄這首詩。

這首詩的真正出處,應該是南宋詩人戴復古《靈壁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靈壁一峰天下奇,體勢雄偉身巍巍,巨靈怒拗天柱擲。平地蒼龍驤首尾,兩片黑云腰夾之。聲如青銅色碧玉,秀潤四時嵐翠濕。乾坤所寶落世間,鬼神上訴天公泣。......”

開封市龍亭公園龍亭大殿一側靈璧石“宋宮遺石正反面”戴復古(1167-約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曾從陸游學詩。

“方巖王侍郎”,方巖是地望(今屬浙江溫嶺),王侍郎是指王居安(約1167-1232),字資道,黃巖人。原籍方巖,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進士,曾任工部侍郎、福州知府、龍圖閣直學士等職,著有《方巖集》。王居安也有石癖,他在《考試當涂次池陽崎嶇山行石多可愛因用袁席之韻》詩中提到:“平生愛奇石,如見古君子!

類似戴復古這首詠贊靈璧石的詩,其實在宋詩(《全宋詩》)中遠遠少于詠贊英石之詩。盡管在這首詩之前,已經有《云林石譜》問世了。

南宋杜綰《云林石譜》可以說是古代首部專門的巖石礦物著作,涉及沉積巖、變質巖中的多種巖石!笆菚鴧R載石品凡一百一十有六(其中,青州石、登州石、韶石、鐘乳石等有兩處提及),各具出產之地采取之法,詳其形狀、色澤而第其高下,然如端溪之類兼及硯材,浮光之類兼及器用之材,不但譜假山清玩也”。(《四庫全書》前言)。其中還包括不可移動的自然景觀石,還記述了箭鏃石、白馬寺石兩種石質文物!对屏质V》雖然收錄了百余種石品,卻也有遺珠之憾,包括當時已經開發(fā)的浙江青田石、福建壽山石等均未收錄。

《云林石譜》之中,靈璧石排在第一,這也被許多人認為靈璧石為百石之首的最早出處。其實,杜綰在書中介紹的所有石種,幾乎都不涉及褒貶優(yōu)劣,所以,靈璧石排在第一,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必過度解讀。從其排列石種來看,近百種石種中,前五位的分別為靈璧石、青州石、林慮石、太湖石、無為軍石,英石居然排在第十三位。

其實,在《全宋詩》中,以英石為題的詩作遠遠大于靈璧石,也是當時文人非常喜歡的石種,如果是按照石種優(yōu)劣排位的話,無論如何也不能排在第十三位了。如宋代曾豐在《乙巳正越過英州買得石山》詩中提到:“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須肌理膩且澤,真成入眼輕連璧。吾之好石如好聲,要須節(jié)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輕連城”,“英石不與他石同”,“其色燦爛聲玲瓏”,云云,對于英石的聲色給予了高度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云林石譜》排列第三的林慮石,在南宋詩人陸游筆下曾經排名在前(產地在今天河南安陽的林州山中),甚至排在靈璧石之前,陸游在《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詩中稱:“林慮靈壁名宇宙,震澤舂陵稍居后!痹凇段峒遗f藏奇石甚富,今無復存者,獨道石一尚置幾案間,戲作三絕句》詩中也提到:“林慮靈壁俱尤物,散落人間不復還!笨梢姡敃r林慮石聲望之高。林慮石在宋徽宗崇寧年間才有發(fā)掘,曾作為貢品入宮,所以當時聲名鵲起。

杜綰本人應該是個鑒賞家,他對于奇石品種的鑒別、品第,得到了同時代人的認可?讉髯餍蛑刑岬降摹皾櫾镎哂袆e,秀質者有辨”,實際上明確了奇石質地的重要性。因為所謂潤燥,是指石頭表面的光澤,俗稱包漿,這與質地的優(yōu)劣密切相關。從《云林石譜》的描述來看,石質的堅與不堅,是與潤和燥相對應的,也與其所叩之聲音好壞攸關。如靈璧石“清潤,扣之鏘然有聲”,青州石“微燥,扣之有聲”,林慮石“質堅潤,扣之有聲”,太湖石“性堅而潤…扣之微有聲”,無為軍石“黑而潤…扣之有聲”,臨安石“溫潤而堅,扣之有聲”……英石“質稍潤,扣之微有聲”,其差別可謂細致入微。從其好惡來看,作者顯然喜好質地堅潤,叩之有聲的石頭。靈璧石之所以位列《云林石譜》首位,可能有這方面因素。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清代靈璧石“坐虎”

順德點石堂英石“云骨”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約晚于杜綰《云林石譜》近百年,此書可以說開了文房品玩之先河,是一本文人收藏的經典讀本,比同時代的類似著作具有更體系化的收藏品類和更豐富的品鑒標準,被后世認為是文房清玩收藏的寶典。清代《四庫全書提要》稱之“其援引考證,類皆確鑿,固賞鑒家之指南也。”此書受到晚明文人學士的高度認可,在明代的刊刻和手抄廣為傳播,成為當時文人寫作效仿的榜樣,其很多論述被廣為引用。作者共列出了十個收藏門類,其中幾個品項是第一次列為收藏品類,包括怪石等被首次與其他文房類古玩書畫收藏相提并論,具有劃時代意義。

明代林有麟《素園石譜》

“怪石辨”列舉八個石種中,都是“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巖岫聳秀嵚嵌之狀,可登幾案觀玩,亦奇物也。”排列前五位的分別為靈璧石、英石、道石、融石、川石,從其內容來看,大致是按照質地優(yōu)劣排名的,趙希鵠在質地上強調“潤者可愛,枯燥者不足貴也”(英石),但也并沒有明確孰優(yōu)孰劣。類似“排名不分先后”的做法,如在明代林有麟《素園石譜》之中也存在,該書排列前五位的,分別為永寧石、壺中九華、小岱岳、鳳秀丹山、寶晉齋研山,也看不清楚作者的真實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怪石辨”中有“東坡小有洞天”一目,“石下作一座子,座中藏香爐,引數竅,正對巖岫間,每焚香則煙云滿岫。”此石首次提到石下置座(可能為漆木座),后來曾經歸黃庭堅收藏,明代林有麟《素園石譜》有圖繪,也是一方名人名石,但石種不詳。按照作者在介紹靈璧石時候的描述,“此石能收香,齋閣中有之,則香云終日盤旋不散,不取其有峰也。”則“東坡小有洞天”當為靈璧石也。

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

明代《素園石譜》“小有洞天”

(二)靈璧石真正確立其第一地位,應該是在大一統(tǒng)的元代。元代陸友仁《研北雜志》中記載:“鮮于伯機(鮮于樞,字伯機)論石,以太湖為第一,山石次之。”鮮于樞作為元代著名書法家,也是一位石癡,所以他的論點應該是有代表性的。他以為太湖石排列第一,山石(大多指靈璧石)其次。佚名《漁陽公石譜》(據我考辨,作者就是鮮于樞)則提到:“大概北人貴湖石,南人重靈璧,為遠物也。今車書混一,宜以湖石為第一,山石次之。”可見,在元代大一統(tǒng)之前,北方人愛太湖石,南方人愛靈璧石,太湖石和靈璧石兩者平分秋色。南宋佚名《百寶總珍集》中有一則“靈璧石”,指出“此物文官多愛”,說明南宋文人士大夫偏愛靈璧石。

清代王廷章款題“靈璧奇峰”

不過,元代靈璧石地位明顯有所提升。元代孔克齊《靜齋至正直記》中有“靈璧石”一則:“靈璧石最為美玩,或小而奇峰列壑,可置幾玩者尤好。其大則盈數尺,置之花園庭幾之前,又是一段清致。諺云:‘看靈璧石之法有三:曰瘦、曰縐、曰透。’瘦者峰之銳且透也,縐者體有紋也,透者竅達內外也。凡取其色之黑而聲清者,靈璧也。”首次明確提出靈璧石“最為美玩”。這與陶宗儀《說郛》的刊印差不多同時代,其中《漁陽公石譜》提到的米芾“相石之法”(秀、瘦、皺、透;或是秀、瘦、雅、透),兩者頗為吻合,說明大一統(tǒng)的元代,確實已經流行瘦皺透之賞石之法,而且是源自靈璧石,只是還沒有“漏”之說。實物也有標準件。如洛陽白馬寺大雄殿元代漆夾纻十八羅漢塑像之一摩訶迦葉尊手中捧持的一方盆石,就是符合瘦、皺、透之相石法的。

關于相石法的詞匯,古代大致有瘦、皺、漏、透、秀、雅、丑等之說,其中瘦、秀、雅、丑等,都與書畫和其他藝術審美有關,其實是一種借用或是挪用,但語境有所不同。如秀字,原來有優(yōu)異、美好等意,用于賞石則多指質地之優(yōu)良,即南宋孔傳在《云林石譜》作序中提到的“潤燥者有別,秀質者有辨”。實際上明確了奇石質地的重要性。

明代《十竹齋書畫譜》中的供石形象

唯有皺、漏、透是一種賞石鑒賞獨有的語匯。其中,“漏”之說遲至明代晚期才有出現(xiàn)。如書畫家董其昌《畫旨》中稱:“昔人評石之奇曰透曰漏,吾以知畫石之訣,亦盡此矣!币呀浢鞔_了漏之說,而且將漏與透相提并論了。但即使到了清代,“漏”之說似乎也沒有廣泛流行。如晚清廣東佛山藏石家梁九圖在《談石》中指出:“藏石先貴選石,其石無天然畫意者不中選,曰皺,曰瘦,曰透,昔人已有成言,乃有時化工之妙卻不在此,賞識當在風塵外也。”

(三)到了明代,靈璧石案幾供石第一地位已經無法撼動了。晚明蘇州文人鑒賞家文震亨《長物志》“品石”篇中,首次明確指出:“石以靈璧為上,英石次之。”后世遂成定論。如清初松江文人黃圖珌也認為:“石為元章之友,曾具袍笏下拜,最是高潔賢貞之品,幾案間不可無也。以靈璧石為妙,小山但取其玲瓏,最怕其頑鈍耳!保ā犊瓷介w閑筆》卷十二)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雖然好石有癖,寫過許多詠石御制詩(以歷史名石和太湖石居多),在宮中(御花園、寧壽宮)收置有不少靈璧石,但有關靈璧石的詩作幾乎未見。有一首詩,還是與制作鐘磬的靈璧磬石有關。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制詩《賦得泗濱浮磬》五言詩,有“行輿緣問俗,浮磬未曾歌。......玉隴恒致貢,靈璧那須科!痹圃,其中提到了原來壇廟編磬一直沿用靈璧石,自從乾隆二十二年徹底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以來,頒令新疆和闐地區(qū)每年分春秋兩季貢玉,和田玉源源不斷入宮,故改石磬為玉磬。不過,靈璧磬石制磬之習似乎并未因此中斷。如北京天壇公園收藏有一方“乾隆三十四年制”(1769年)金字楷書的“蕤賓”靈璧石磬,可證當時御苑還在用靈璧磬石制磬。

清“乾隆三十四年制”(1769年)金字楷書的“蕤賓”靈璧石磬

故宮寧壽宮清中期須彌座靈璧石

清宮舊藏乾隆瓷山子

清代覆滅以后,隨著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階層沉淪消亡,代表他們這種觀念藝術的古典賞石也越來越不合時宜了——除了一批懷舊的文人和藝術家,賞石的風向標有所轉向。

美國已故“文人石”收藏家羅森布魯姆曾經認為,當代中國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文人石”。此話雖然不無偏頗之處,但實際上說得便是如今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傳統(tǒng)“文人”了。

比如,20世紀40年代,北平琉璃廠古董商趙汝珍著有《古玩指南》一書——向來被認為是古玩收藏與鑒賞的入門寶典,其中也列有“名石”一章,在描述當時玩石概況時提到:“現(xiàn)在好之者既鮮,而天地之精英亦遁世不顯!薄爸寥艄湃藰O為重視,而今日已不可見之名石,為數甚多!痹圃,反映出當時玩石之風的確處于低潮。據《古玩指南》介紹,在當時“北京可得見之名石”只有五種:大理石、太湖石、英石、雨花石、孔雀石。其中靈璧石居然沒有提及,而英石“常見有石刻之人像或神佛像”,作為古代供石主要代表的靈璧石和英石居然落到如此地步,也可見在當時古典賞石的式微也是不爭的事實。

近代書畫家吳昌碩遺愛(靈璧)石“水繪靈石”及其銘刻

三十年代張大千與友人在欣賞奇石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石之說靈璧石的排名!八拇竺敝f,一般是指太湖石、靈璧石、英石和昆石,這“四大名石”也是古典賞石審美的優(yōu)秀代表。將這古代四種名石相提并論,最早見于20世紀20年代負笈求學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建筑師”童寯1965年撰寫的《石與疊山》一文,其中提到:“山水以文人畫為極則,最初發(fā)現(xiàn)山石之美者亦文人,文人不獨酷愛太湖、靈璧、英石、昆石,且于登涉覽勝之際,到處搜覓美石,筆之于書!

至此,靈璧石千年歷程似乎走到了盡頭。正如唐代詩人王維《終南別業(yè)》有句:“行到水窮處,坐觀云起時”。改革開放以后,靈璧石迎來了新生。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公司簡介|業(yè)務介紹|匯款賬號|聯(lián)系我們|法律聲明|免責聲明|知識產權聲明|
Powered by © 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奇石展 www.hitman-codename47.com 版權所有
營業(yè)執(zhí)照 豫ICP備17012972號-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豫B2-20140046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豫網文1576-012號

豫公網安備 41138102000121號

指導單位: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 中國奇石文化藝術協(xié)會 中國奇石展組委會 中國奇石文化研究會 河南省收藏家協(xié)會
運營管理:河南京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南陽恒盟律師事務所
客服QQ:254013166 1980017353 投稿郵箱: kefu@zgqsz.com 服務熱線:楊會長 13938994987
中國奇石展.中國石展網.中國奇石網.奇石展銷會.奇石論壇.奇石博覽會.珠寶展銷會.
提醒:禁止發(fā)布任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言論與圖片等內容;本站內容均來自個人觀點與網絡等信息,非本站認同之觀點.
返回頂部